益陽市桃江縣修山鎮地處資江中下游北岸,下轄3個社區、9個行政村,總人口3.84萬人,總面積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96公頃、山林6066公頃(其中竹林7.6萬畝,立竹1593萬株),水面106公頃。近年來,修山鎮黨委、政府堅持黨建引領,按照“聚攏一支隊伍、打造一個平臺、聚焦一大產業、盤活一批資源”的工作思路,積極推進思路更新、模式創新,探索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修山”模式。2022年,全鎮12個村(社區)村均集體經濟收入預計可達到12萬元,最高達到55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為切實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礎,帶動了鄉村振興的全面進步,先后獲評“省級文明村鎮”“省級衛生鄉鎮”“省級百歲健康鎮”“市級安全生產示范鄉鎮”等先進單位。
黨建引領,聚攏一支隊伍。實踐證明,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黨員干部是核心、思路理念是重點、資源產業是基礎、經濟能人是關鍵。修山鎮黨委、政府深刻認識到,發展集體經濟,必須堅持黨建引領,攏住人、齊好心,打破各自為政、單兵獨將、無序競爭的局面,全鎮上下凝成一股繩,匯聚支持集體經濟發展的組織優勢、人脈資源和信息渠道,形成資源盤活、產業發展、地方建設的合力。鎮黨委廣泛利用班子會、黨員大會、屋場會等形式,充分引導全鎮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形成共識,在全鎮上下形成了鎮黨委政府領導引導、村支兩委主導、黨員干部為核心、各界能人參與的集體經濟發展“團隊”,共同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以此帶動形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
經濟合作,打造一個平臺。匯聚組織力量,創辦領辦經濟合作社,打造“以鎮帶村”發展集體經濟新載體。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大膽嘗試,成立省內第二個鎮級集體經濟合作社,聚合各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力量,構建“1+12+N”(1個鎮級集體經濟聯合社,12個村集體經濟組織,N個市場經營主體)的合作發展模式,形成“信息互通、資源聚合、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鎮村集體經濟發展體系平臺。2022年,該鎮通過鎮村合作社平臺,合理歸集使用鄉村振興“共享貸”,與廣西國辰投資集團旗下的湖南元動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由公司在桃江經濟開發區投資新建廠房,根據第三方評估價值提供注資資金和三年固定分紅等額擔保,并辦理房地產他項權證轉移登記,合作社注資1000萬元用于補充該公司銷售環節中的流動資金,并按注資額度的10%為年化回報,固定分紅,此舉每年為全鎮各村(社區)集體經濟合作社帶來5萬元以上分紅,為各村持續穩定增收搭建了平臺。
鎮村聯動,做優一大產業。聚焦特色產業,合力打造泛面業小鎮,形成“鎮村互促”推動產業發展新格局。修山鎮擁有面業企業和手工作坊共15家,年產量0.55萬噸,年產值0.5億元,修山面擁有各類專利11項,有創新創業企業2家,研發中心2個。該鎮黨委政府立足這一實際,審時度勢,以鎮村集體經濟為引領,積極整合面業產業資源,由鎮級合作社成立銷售公司,與元動力公司深度合作,并廣泛發動各村集聚人脈資源等優勢,收集掌握信息,積極拓展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增量市場及盒馬鮮生、美團優選等各類電商銷售渠道,拓展線上線下銷售鏈,并及時指導鎮內各面業企業合理制定年度生產計劃,全面優化生產、加工、銷售、研發、物流、服務等環節。在打造“拳頭”產品修山面的同時,帶動茶葉、蔬菜、葡萄、印子粑粑等本地綠色生態食品。進一步完善了產業鏈條,并向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物流運輸、社會化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延伸,實現各大產業的融合發展。鎮村聯動,形成了融入新發展格局大循環的“拳頭”,進一步增強了地方特色產業、特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帶富了市場主體、帶活了村級集體、帶動了一方經濟。此舉預計可消化面業剩余產能1萬噸以上,實現營收近億元。根據鎮級合作社章程,凈利潤將分配至各村(社區)集體經濟合作社,進一步拓寬了村級集體經濟持續穩定增收的渠道。
資源盤活,聚合一方優勢。強化統籌謀劃,盤活村集體資產資源,匯聚“鎮村一體”新優勢。依托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該鎮組織對全鎮可供開發的村級集體資源資產全面清查盤底,形成臺賬,匯集各方信息,精細制定方案,積極整合閑置的山林、校舍、廠房、設備、辦公樓、大會堂等集體資產,通過公開租賃或以投資入股形式參與企業經營,“一盤棋”多元化推動閑置資產利用,最大限度實現資源盤活。如,洪山、麻竹垸等村聯合成立洪麻公司,承攬陳家村金礦礦石外運和勞務承包等相關業務,留存利潤的70%全部轉入村集體經濟組織;九都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村級山林培植筍竹兩用林,建設筍榨廠加工干筍;花橋港村為本村企業圣恩茶葉提供勞務、產品銷售等相關服務;蓮盆嘴村利用集體資金和資產入股鴻富源葡萄……等等這些思路的開拓,為各村(社區)持續穩定增收提供了不竭動能。
下一步,修山鎮將結合全縣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行動四年計劃,進一步發揮以鎮帶村的引領作用,充分匯聚組織力量、人才資源、產業優勢和人脈、信息的資源,進一步探索經濟發展新思路、新模式、新途徑,以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引領鄉村加快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