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茶產業逐漸成為益陽安化縣域經濟最重要的品牌產業、支柱產業,全縣茶園面積從10萬畝發展到36萬畝,茶葉加工企業由15家增加到210家,綜合產值由6億元增加到230億萬,累計納稅從2億元到16億元。益陽稅務部門密切結合產業發展特點,以稅費優惠賦能,以稅收服務助力,助推黑茶產業演繹“一片樹葉成就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精彩。
稅惠政策賦動能,茶業發展馬力足
走進云上茶業的智能茶園,通過5G和VR技術的應用,茶葉的種植、生產、存儲、產品品鑒及茶藝表演等成功實現了“云上”體驗。茶園負責人劉波介紹:“智能化茶園的建成,極大的促進了公司的發展,能讓全國的消費者更好的領閱云臺山的景與茶,通過屏幕零距離了解茶樹生長、產品加工等情況。”
這幾年,安化黑茶堅持科技興茶,打造智能化車間、茶園,開發黑茶飲料、茶食品、速溶茶等深加工產品,通過加大研發激活傳統產業。益陽稅務部門敏銳捕捉到這一發展趨勢,不斷加碼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實施力度。今年前三季度,全縣茶企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超過5000萬元,為企業研發創新能力不斷賦能。
為更好支持黑茶產業發展,益陽稅務部門打造量體裁衣式稅收服務,將稅收優惠政策按企業經營范圍、業務特點精準送達,主動幫助茶企破除發展瓶頸,增添發展動能。截至今年11月,全縣茶葉行業共享受稅費減免優惠近1億元,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稅動力。
涉稅服務紅利足,茶企發展更穩健
受到疫情和年初的“倒春寒”影響,八角茶葉公司產銷情況不佳,稅款繳納困難。益陽稅務部門在了解到情況后,立即組織稅源管理單位、稅政、征管等業務部門進行會商,根據延期繳納稅款的最新政策,為企業開通綠色通道,緩交稅款50余萬元,有效避免了企業資金風險,緩解了企業負擔。
安化高馬溪茶業公司近年來經營規模不斷擴大,流動資金需求不斷增加,今年初資金周轉一度陷入困難。憑借著2020年度的A級納稅信用,該企業通過銀稅互動平臺在今年4月向銀行申請貸款300萬元,當天就獲批通過!企業總經理陳凱說,“納稅信用太重要了,通過以信換貸,解決了運轉資金的燃眉之急。”2020年以來,安化銀稅互動產品為10家茶企紓困解難,共計輸送金融活水1432.5萬元,納稅信用真正成為了企業貸款的“金字招牌”。
鄉村振興稅助力,茶農生活更紅火
“我們村的茶產業發展能再上臺階,村民收入、村集體收入實現‘雙增加’,這和稅務部門的支持分不開。”說起黑茶產業的發展,安化縣芙蓉村支書羅方武感慨道:“現在回村種茶辦企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特別是近兩年,在減稅降費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我身邊的個體戶、小微企業經營狀況越來越好,茶農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茶企做強了,茶農收入也有了保障。公司現在有茶園6000多畝,請了80多人管理茶園、采茶等,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一年支付農民工資就有200多萬元。”安化八角茶業公司老板鄧超芝說道,“稅務部門多次上門輔導,幫助我們充分享受到了招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定額扣減稅費政策,給了我們實實在在的紅利。”云臺山村村民黃阿婆高興的說道:“我自家有2畝茶園,自己平時還在茶廠務工,茶苗和肥料政府有免費提供,我這樣一個老人家,一年算下來還能掙到小2萬元。”
茶企發展帶動茶農增收致富,是安化茶產業快速發展的“秘訣”。據統計,全縣有超過35萬人從事與茶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每年僅勞務收入就超過30億元,全縣15萬多貧困人口中有10萬人因茶而脫貧,形成了產業致富的“安化模式”。